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手机版 

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发布时间:2006年04月21日 点击: 字体:

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熊  勇
 
发展经济的基础在教育,发展教育的基础在教师,已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教师专业发展,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是使学校持续发展的关键。当前全社会都非常关心教育,但却没有像关心教育那样关心教师,特别是关心教师自身专业化发展。为此,我们应该予以高度关注,并认真落实,本文想就这一问题谈点体会,以期与同行交流。
一、理性思考,深刻认识,明确教研工作的形势和任务
1、教师专业发展需要教学研究
从教育改革的要求,我们不难看出,今天的教学不仅仅停留在技术层面上的革新,更是追求艺术层面上的完美,无论是“知识的建构”、还是“人文精神的凸现”,无论是“个体的自主探索”,还是“共同的合作探索”,都需要我们教师去体验、去创造、去落实。它要求我们一线的教师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从“单一地灌输”到“共同地建构”,从“现成知识的传授”到“合作探索新知”,从“提供标准化答案”到“经历建构的过程”。实现这一要求,就必须要求教师加强教学研究、强化校本培训,促进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最终使广大教师从“工匠型教师”转为“专家型教师”。
2、新课程改革呼唤教学研究
新课程实验是一项对人的实验,不是针对几个人,而是一代人。也不是针对一代人的今天,而是影响这一代人一生的实验。这个特点决定了这项实验是一项只能“赢”的实验。如果我们教师没有全新的教育理念,宽厚的专业知识、完善的知识结构。如果我们没有适应当代学生发展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那么我们就难以“赢”得这项实验。
纵观近三年的新课程实践,我们遇到了许多问题。例如:是“以教材为本”还是“以标准为本”?在课堂教学中尊重“主体”还是意味着给予其完全的自由?而对学生“题外话”是应及时引回“正题”还是充分张扬其个性?教学设计是“知识融于情境”中的演绎还是简单情境的堆砌?新课程教学是基于教育技术的一中课程整合,还是技术至上、工具主义的表演?随新课程改革实践的不断深化,我们意识到新课程改革需要的不仅是一种轰轰烈烈的氛围,更需要的是理性的思考和扎扎实实的探究。一线教师需要的不只是大师们的说教,更需要在实践活动中的积极反思,不断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而加强校本培训,校本研究正是实现这一需要的有效途径。
3、示范学校体现示范教研
作为一所国家、省、市级示范学校,除了在办学理念、办学水平、办学效益上具有示范作用外,还应该在教育科研,校本研究上做出示范。不仅能在新课改中善于吸取他人的经验为我所用,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提高自身的内涵,更要善于在实践中提炼出适合本地进行教改的经验,探索出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校本培训新模式,真正使学校成为新课改的实验中心和示范中心,发挥示范校的辐射作用,从而促进地区教研工作的健康发展。
二、教学研究,以校为本
1、坚持走适应自己的教研之路
有人说:最好的不一定适合自己,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我们正是基于这样的想法,认为应该充分依托校内资源,激活校内教育智慧,通过教师之间互相帮助,互相切磋的对话交流,形成崇尚学术、崇尚研究的良好氛围。充分发挥教研组、备课组的力量,在教研组备课组中形成教师之间的一种对话,成为合作研究、互动提高的学习共同体。一是开展组内及时反思,如集体备课、教学研讨、教学观摩备课、评课、案例分析、问题会诊等;二是教师之间及时交流、随时对话,利用活动时间中心发言,共同研讨。三是开展专题讨论,在观念的碰撞与交流中,达成新的共识,在实践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
2、教研制度的建立,确保校本培训的持续开展
组织保障。建立好的组织保障是校本培训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保证。以往的培训组织中总是罗列了学校的全部领导,似乎领导齐全才能显得重视。然而,这样做往往忽视了一批骨干教师价值。因此我校成立以省、市学科带头人、优秀教师,优秀主任等为主体的校级课改领导小组,提出对教师专业素养方面的具体要求,拟定切实可行的培训方案。我们的目的在于:积极引导教师自觉参与到新课改中。通过学习、观摩、评比、展示、反思等活动激活一线教师所独有的实践性智慧,满足其成功的欲望,进而形成积极进取的竞争机制,最终形成有利于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校本培训模式。
培训方案科学化
培训方案是培训内容顺利实施的重要依据。我校培训计划制定时由分管校长负主要责任,负责挑选工作组的其他人员,协调工作组与其他方面的关系,有中层干部、教师代表、校外专家、学生代表及学生家长代表等参与。教师代表参与校本培训的方案设计,实施具体工作,收集教师学生对培训的反映;校外专家有高校教师,也有其他学校高水平的教师,利用他们的学识指导校本培训的设计和参与校本培训活动的开展。从而使校本培训超越学校范围的空间限制。学校和学生家长代表的参与有利于师生的双向交流。
培训内容系列化
实施新课程改革。需要对教师进行各方面的培训和提高。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转变是培训工作中最迫切、最重要的内容。观念是一种根深蒂固的东西,它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学行为,影响课程改革的实施。
《课程标准》的学习也是培训工作必不可少的内容,《课程标准》为我们阐述了教学的基本观念和课程设计的基本思路,确立了课程的总体目标和学段目标,具体规定了各学段的内容标准,提高了课程实施的建议,它是教师实施教学的基本依据。课程教学的设计与优化是培训工作的关键。课程教学设计是教师的一项基本功,我们十分重视这方面工作的培训和指导,并通过教师教学实践得以落实。年轻教师至少每学期1~2堂研究课,课前向组内每位教师提供该课的教学设计,备课组对教学设计进行讨论,并提出修改意见,课后教师们再次评课,自己进行反思、完善自己的教学设计。通过这种形式,年轻教师的专业素质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三、校本培训,以人为本
1、以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作为校本培训的切入点,培养学生信息素养,教师必须首先掌握信息技术,它是现代教育的必要手段。为此,我校一方面鼓励教师参加计算机等级考试,另一方面对教师进行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训、提高教师使用课件、制作课件的能力,特别是教师在进行资料上传、学科资料库的使用以及教室终端设备服务于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深深感到了现代技术为教学带来的极大方便和效益,为此,渴望得到培训和提高的内心需求非常强烈。以此为切入点,加强校本研究和培训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
2、培训方式多样化
多样化的培训方式可以提高培训活动的实效性,也能使教师在专业上得到最大的发展。我们坚持做到三个结合:(1)个体学习与集体培训相结合(2)综合培训与学科培训相结合。综合培训主要解决认识层面及更新观念的问题,以集中培训的方式进行。学科培训主要针对学科中的新内容、新方法,以教研组、备课组开设讲座、交流和研究讨论的方式进行。(3)理论培训与教学实践相结合,通过不断的学习、探求、实践、反思、总结从而促进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
3、培训者全面化
我校在校本研究和培训中,力求培训者全面化。其主要目的:一是让同志们认识到每位教师都是培训的主体。培训工作和课改一样没有观众。二是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师的参与度,真正从认知、行为到情感上参与。具体做法:(1)干部带头示范。(2)名师讲座。(3)开辟教育科研论坛,让所有教师参与讨论交流。(4)建立教研活动十分钟“信息、交流、发布”制度。(5)建立课件评比、评课制度。以多种形式激发广大教师积极投身于研究和培训工作中。
四、总结反思、扎实工作,努力构建学习型学校
1、树立典型、发挥优势、促进教师群体发展
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的校本培训形成了“以人为本,自主研修,
群体发展”的局面,有效地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一些勤于探索、主动实践的教师在活动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就近一两年为例,在国家省、市组织的各类教师大赛中,我校教师成绩斐然:外语组罗文莉老师参加全国出国人员公费留学考试获四川省第二名,化学组龚涛教师获全国一等奖;另有六人次获省一等奖。周毅同志设计制作的生物素材刻录成光碟全省上百所学校中使用,主研的省普教科研资助金项目受专家好评,已顺利结题,待明年报省政府评奖;生物教师周瑜昆、张强、熊硕分别代表自贡市参加全省初高中讲课、说课竞赛均获一等奖。数学组设计制作的课件代表四川省参加全国网上交流获得专家同行好评,等等这些都反映了教师们的专业成长与学校研究和培训密不可分,我们不仅仅要尊重教师个性的发展,更要重视学校教师群体优化、以典型的例子和优秀的教师带动大批教师不断进步,使学校教师队伍得以整体发展。
2、不断反思、增强校本培训意识,推动教研工作持续发展。
新课改为我们搭建了“教学创新”的舞台。而校本培训则为我们一线教师开辟了大显身手的创新天地。教师们思想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活跃,教学策略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灵活多样,最关键的是教师面对困惑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大胆呈现于众人面前,并积极主动地与他人合作探究解决。校本培训使我们强烈意识到:新课程不是幻想中的“空中楼阁”,是需要理论与实践作支撑;新课程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突击,而是一个不断内化积淀的漫长过程;新课改更不是纸上谈兵,它需要我们一线教师扎扎实实的去实践、去反思。在课改实践中也存在许多困惑等待我们去解决。如班额太大,如何实现“关注每一个学生”这一理念;课堂教学从“封闭”到“开放”尊重了主体、张扬了个性、活跃了气氛,但如何把握好度,使之恰如其分;怎样达成教学目标?如何理解情境的创设与教学内容的关系等等。以新课改为契机的校本培训、重塑了我校教师的新形象,重建了校园新文化,为建构学习型学校奠定了基础。
当然,建设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培训工作不能急功近利,必须着眼于学校未来的发展,必须关注每位教师未来的发展。我们的认识是:只有坚持校本研究和培训的持续发展,才可能让教师专业可持续发展,从而最终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编辑:熊勇
(作者:佚名 编辑:admin)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对教育功能和教育投入的思考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COPYRIGHT 2008-2016 自贡一中版权所有

地址:四川省自贡市自流井区新街 备案序号:蜀ICP备19018472号-1 邮政编码:643000

Email:bnpdzgyz@163.com 联系电话:0813-2204652(办公室) 2112363(网络中心)